大众网消费: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级-被迫分隔的人,通过共同记忆连结|一周新书推荐

seo168q 教育 2024-10-26 52 0

界面新闻记者 | 徐鲁青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正常接触》

王占黑 著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4-9 

《正常接触》是王占黑全新小说集,作品均写于2020-2022年

书中收录了六篇中短篇小说,故事都发生在社会失序的背景下,描绘出普通人在公共事件中的境遇,人们被迫分隔开,但却在不经意间通过共同的记忆和短暂的互动,创造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印迹的浮岛时刻。快递员、房屋中介、独居女孩、失业青年、新闻记者……有的角色在失业后通过照顾流浪猫与他人建立联系,有的则通过写信给永远无法收到信件的邻居来度过孤寂的时光。王占黑试图用这些小说勾勒,在一个无法定义的时间和空间里,人与人的距离可以有多远?又可以有多近?

《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

[美]哈罗德·布鲁姆 著 李小均 译
大方·中信出版社 2024-9

英语动词“possess”的语义很丰富,它可以表示占有财物、施加影响、掌握知识、恶魔附体、沉着镇静、享受性爱、篡夺劫掠。

哈罗德·布鲁姆被认为是“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具原创性和最富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他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名为possessed by memory”(记忆萦回) 。他认为,possession”一词源于潜力,是一种预知某些事即将发生的感觉。

2019年10月15日,布鲁姆在纽黑文家中逝世,享年89岁,这本书是他的告别之作。年近九十岁的布鲁姆对他一生的阅读体验做出了回顾和总结,他遵循阅读的记忆,选取了超过八十段他从小就熟记于心的经典作家的文本:从《圣经》到莎士比亚与约翰生博士,从斯宾塞与米尔顿到华兹华斯与济慈,从惠特曼与罗伯特·勃朗宁到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其中不少作者他都在之前的著作中论及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重新诠释了它们。

《王氏之死》

[美] 史景迁 著 张祝馨 译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2024-9

史景迁被公认是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也是在美国少数能使专业史学著作成为畅销书的作者之一。许倬云曾形容他:给他一本电话簿,他可以从第一页的人名开始编故事,编到最后一个人名。

《王氏之死》是史景迁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他讲述了清代山东郯城一个边缘小县城的真实事件。郯城因天灾人祸而困顿不堪,百姓在战乱、贫困和暴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故事聚焦于王氏——一个普通的妇人,在1672年雪夜惨死于丈夫之手的疑案。王氏生前唯一的反抗行动是私奔,但她终究没能逃脱命运的摆布。

利用县官回忆录、地方县志与《聊斋志异》,史景迁还原了17世纪末这个边缘县城的生存样貌,看似虚构的奇幻故事反映出当时普通百姓对命运的抗争与渴望,他们在幻梦中实现自救,在现实中挣扎求生:无名女性没有法术和金钱做靠山,婚姻可能是毫无欢乐的陷阱,舆论与道德的纠缠随时将她们置于死地。

本书曾有过两个简体版中译本,分别出版于2005年和2011年。

《我想理解:汉娜·阿伦特访谈与书信》

[美] 汉娜·阿伦特 著  [德] 乌苏拉·卢茨 编 高原 译
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8-20

汉娜·阿伦特是一位总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政治思想家,她常被称为哲学家,但她本人始终拒绝这一标签,理由是“哲学关心的是单个的人”。阿伦特认为,由于她的著作集中关注“生长繁衍于大地之上的人类,而非个人”,她应该被视为政治理论研究者,她批判极权主义,反观现代社会,思考反犹主义,她关于平庸的恶的概念曾引发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论。

她认为,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并非因为他是恶魔,而在于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纳粹则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

这本书汇集了阿伦特的数次电视访谈、她写给雅斯贝尔斯夫妇的书信节选等,它们呈现了阿伦特的人生与思想图景,谈话与自辩,关于爱、激情与惶惑,关于疾病、车祸与衰老,关于20世纪历史中的暴行与恐怖。

《特权与焦虑:全球化时代的韩国中产阶级》

[韩] 具海根 著 ​​​​张海东 姚烨琳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8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韩国作家韩江,近几年里,韩国文学在中国国内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特权与焦虑》一书分析的是全球化背景下韩国中产阶级的内部变化。

作者具海根指出,虽然1%的超级富豪对经济和政治有着深远影响,但更值得关注的是,10%富裕群体内部的显著分化直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一部分人可称为新兴上层中产阶级特权中产阶级。这些富裕中产阶级通过精英化的消费和教育方式,试图巩固并延续他们的特权地位,这不仅加剧了教育竞争,还使得普通中产阶级面临更大的焦虑和压力。具海根认为,这种新的阶级实践使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下的赢家和输家都承受着巨大的焦虑。

《迷宫:一场存在主义历险》

[法] 本·阿尔冈 著 黄金狗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8

一只老鼠被困在迷宫中,每天醒来唯一的任务就是追逐奶酪。有一天,它醒过来开始思考,为什么必须追逐奶酪?除了追逐奶酪,还有什么别的选择?

《迷宫》以一只小老鼠的视角,试图展现出存在主义的核心。在迷宫的冒险中,小老鼠体验到困境与挣扎,但它最终意识到,所谓的正确的路错误的路并不存在,只有自己选择的路才真正有意义,最终,它以一个非常存在主义的方式走出了迷宫:它画了一道门,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迷宫出口。

本书的作者本·阿尔冈生于法国,成长时期曾接触众多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并开始创作漫画。科学的吸引力使他开始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现在他和科学家团队一同工作。

《米兰讲稿》

[意] 翁贝托·埃科 著 文铮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8

除了严肃的学术著作外,翁贝托·埃科写过大量的小说和杂文,并长年给杂志专栏撰写讽刺小品文。2001年到2015年,多次受邀参加 “米兰艺术节”并发表演讲,这些内容在他过世后集结成了《米兰讲稿》。

在《米兰讲稿》中,埃科重新回顾了他过去职业生涯中一直在研究的话题(《美》《丑》《绝对与相对》),他说学术话题如讲脱口秀,比如他会把《基督山伯爵》的啰嗦文风归结为大仲马骗稿费的伎俩,把诺亚与儿子含的冲突根源说成“儿子不能容忍父亲在大洪水后喝点小酒”,把古代神秘主义仪式跟现在的摇滚音乐会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讲稿,埃科邀请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思考我们为什么总是要相信一些东西——无论是上帝、《纽约时报》,还是最新的阴谋论。

《岩上时光:深入群山的攀岩之旅》

[英] 安娜·弗莱明 著 宋明蔚 译 
商务印书馆  2024-7

关于为何登山,“山就在那里”总是登山者最常提及的话语,对于安娜·弗莱明而言,攀岩与登山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对人类与岩石关系的探索。

《岩上时光》讲述了年轻的女性攀岩者安娜·弗莱明20多岁时在英国的攀岩经历和思考。她从威尔士出发,到达利物浦、约克郡和坎布里亚郡,越过边境进入苏格兰;也从一名紧张发抖的新手,不断学习,突破自我,成为专业的登山领队。

这部作品延续了英国山岳文学的传统。20世纪伊始,在大英帝国远征喜马拉雅山脉的登山热潮时期,登山英雄们写下自己的冒险故事,而男性长期都是登山队的主力。在这本书里,安娜·弗莱明则以女性的视角写下对攀登的思考——“我喜欢看到女性应对体能上的残酷挑战,死磕岩壁上的难点,坚持解决问题并穷其全部力量完成攀爬。观察女性攀岩者的攀爬状态,我能感受到女性形体中蕴含的独有能量,女性攀岩者会让我体悟到新的攀爬方式。”

18.227 网站加载中......

全新版本·即将上线

内容正在维护审核中......

点击返回首页